8月12日,随着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都高新区诞生了今年第8家上市企业,继续保持“平均每月一家上市企业”的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和影响逐渐...
8月12日,随着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都高新区诞生了今年第8家上市企业,继续保持“平均每月一家上市企业”的增长态势。 “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和影响逐渐加强,其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资本活跃度。”成都高新区国资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成都高新区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数达59家。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圈强链,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长迅速,上市公司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显示出成都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上市公司爆发式增长 7月8日,成都思科瑞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科瑞”)在科创板上市。就在思科瑞上市前半个月,优机股份、中航无人机两家企业分别在6月24日、6月29日在北交所和科创板上市,加上此前上市的佳缘科技、坤恒顺维、立航科技和海创药业,成都高新区今年已经有7家企业上市。 而在2021年,成都高新区有7家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交易,4家公司登陆港股。这一数据创下历年来最高水平。2021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数量16家,创成都高新区历史最高纪录,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中关村(000931)、上海张江和深圳高新区。 上市公司“高新军团”的出现得益于成都高新区培育企业上市的政策体系的支持。近年来,成都高新区聚焦培育城市标签级科技领军企业,从人才发展、创新平台、知识产权、创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等多角度出台政策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为鼓励企业上市,成都高新区完善并出台了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科技金融政策扶持体系。成都高新区企业可享受从改制奖励、转增股本奖励、上市/挂牌奖励、并购重组专项奖励、员工股权激励专项奖励到限售股减持奖励的全链条政策服务。 成都高新区构建起了“上市一批、申报一批、辅导一批、股改一批、储备一批”的五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上市培育梯度化、上市服务标准化、解决问题个性化、扶持政策链条化、上市培训体系化”的上市工作“五化”服务体系,依托上市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助推区域内企业发展。 除此之外,成都高新区还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细化企业成长梯度,形成了种子期雏鹰、瞪羚、独角兽和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培育四级梯度,并相应设计了不同的政策支持,开展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高新区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数达59家,还有2家企业已过会,5家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申请已获受理,18家企业在四川证监局辅导备案,累计120余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30余家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后备库,1400余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6月,成都高新区共发生63起股权投融资事件,其中单轮亿元以上融资企业10家。共有6家企业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共计76.80亿元,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去年以来,区内数十家企业相继登陆资本市场,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已达10家,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成都高新区国资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板企业数量,可以看作是区域科创实力和资本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区域科创属性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的背后,离不开不断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在今年2月8日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成都高新区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明确将全力做优营商环境“六大生态”。其中,明确今年将组建600亿元产业基金,包括首期出资15亿元设立天使母基金,形成超过3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群,广泛邀约专业化投资机构进行资本合作。 形成创新发展策源地 思科瑞成立于2014年,主要聚焦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领域,具体服务内容包括电子元器件的测试与可靠性筛选试验、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失效分析与可靠性管理技术支持等。 “作为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服务行业的后起之秀,我们希望思科瑞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和产业引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主导产业。2021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规上企业产值4702亿,增长24.2%,已形成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终端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极。 随着大量企业上市,成都高新区企业发展质量快速提升,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区域主导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及在全国格局中地位也快速提升,形成了创新发展高地。 成都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41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受行业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的企业外,40家A股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651.4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合计239.45亿元,同比增长57%。 41家上市企业中有36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近九成,分别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等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领域;实现净利润超10亿元的由上年4家增加为5家,其中,通威股份(600438)、四川路桥(600039)两家企业实现净利润超50亿元。 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就是成都高新区最近几年强力推进的主导产业,成都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而且这些政策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在成都高新区上市公司中,尤其是1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生物产业企业就占了4家。 自2018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陆续出台《关于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成型成势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累计支持584个项目,在医药健康产业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品种创新等方面起到良好助推作用。 在这些政策和上市公司的带动下,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也成长为全国一极。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中位列第四,稳居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第一梯队。2021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连续5年保持20%增速,推动成都先导等9家企业成功上市,进入临床阶段I类新药52个,居全国第4。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构建产业生态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把临床需求导向作为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力争到2025年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翻两番”,加快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药健康产业核心聚集区和重要增长极、国内医药健康产业重要创新策源地和主要人才栖息地、全球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坚持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形成“基金—信贷—保险”三位一体特色产业金融体系,赋能产业发展。2021年,成都高新区有27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额56.44亿元。 此外,结合区域实际,成都高新区聚焦培育城市标签级科技领军企业,制定了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探索针对上市公司的“一企一策”培育计划,鼓励成都高新区上市公司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功能,进一步夯实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上市公司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力争通过5年努力,加快形成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涌现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城市标签级科技领军企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第一厂房网用户自行转发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7个重大项目云签约 总投资近50亿元
楼市新闻|2022-10-21
楼市新闻|2022-10-10
楼市新闻|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