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车南站起步,穿越龙泉山,直抵天府国际机场——备受关注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一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据此前公开报道,地铁18号线一二期将于明年开通试运营。 这是...
从火车南站起步,穿越龙泉山,直抵天府国际机场——备受关注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一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据此前公开报道,地铁18号线一二期将于明年开通试运营。 这是一条复杂的线路:不仅仅是快慢车套跑运营模式,未来19号线开通后,两条地铁还将有部分共线行驶线路。而这对地铁的“智慧大脑”信号系统来说是极大考验。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为地铁18号线提供列车控制系统的轨道交通信号企业卡斯柯成都子公司。据该公司成都18号线项目经理袁果介绍,18号线的“智慧大脑”不仅有复杂的大数据计算,还将通过智能化调度功能,制定最优通行计划,解决“交通大难题”。 首创快慢车套跑运营模式 站点将增设股道 北起火车南站,南至天府新机场,地铁18号线一二期不仅是一条服务于成都市区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快线,待开通后也将有效缓解1号线运营压力及成都市中轴线区域交通压力。 据卡斯柯成都子公司成都18号线项目经理袁果介绍,18号线定位为机场专线,在运行模式上,实行“快慢车套跑”。也就是说,快车运行模式下,从火车南站到天府机场站中间只停三个站,全程所用时间可以控制在40分钟左右;慢车运行模式下,12个站都要停。 “快慢车套跑”,如何实现互不影响?“快慢车套跑在铁路上早已有之,而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运用刚刚开始,”袁果介绍说,地铁快慢车套跑,也像铁路一样,会通过车站增设股道的方式,实现慢车等待,快车通行。 如果增设股道是物理反应,那信号系统的加入则可称作是“化学变化”。 一般来说,快车调配组织得不好,将牺牲慢车的时间,“我们根据线路开行条件,模拟计算快车的越行站点。将开行多少比例的快慢车,什么样的开行比例应对什么样的客流,都给出一个最优建议。”袁果告诉记者,18号线在实际运行中,将采用该公司最新研制的新信号系统,通过大数据模拟,实现快慢车的合理配比。 袁果介绍,实际运行中,对停靠站时间、区间行驶时间、速度等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按照计划执行,你就可以看到,每当快车追上慢车时,慢车正好进站,这样快车就可直接通行,而慢车无需额外等待,正常上下完乘客出发即可。具体乘坐中,会让你感觉快慢车是在两条不同的线路上跑,但实际却是用的一条线。” 采用这种全新的运行模式,自动售检票系统将随之发生改变,车站也会变得更大,因为要设置快车、慢车两个乘车通道和空间。 18、19号线共线运行 “智慧大脑”解决交通难题 “真正的难点出现在19号线开通后,18、19号线将有一段线路共线。”袁果说,该信号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共线情况,可以实现按照网络化运营统一管理。 过去一条线单独运行,调度安排车辆运行过程中,仅考虑该线隧道、车站内车辆的运行情况即可。但出现共线后,既要考虑两条线的车辆运行情况,又要考虑快慢车的交替运行。 袁果说,正常情况下信号系统已经对固有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仅需按照预先设置运行即可,但一旦出现故障,如何适应变化,这对信号系统的运营组织、调度便提出了挑战。 “快车没法开了,或者慢车无法及时赶到越行站点为快车让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出现‘交通大难题’,会导致19号线、18号线都不能开了。”袁果告诉记者,对于此类情况,该公司已经在实际模拟运行,将信号系统进行升级,让信号系统变得更加智能。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信号系统自动根据线路运行中的车辆情况、每一区间的运行时间、快慢车交替运行等情况进行计算,并且通过智能化调度功能,第一时间制定最优通行计划,恢复正常秩序,解决“交通大难题”。 智能运控提升乘坐舒适度 舒适通过近10公里的龙泉山隧道 除了对车辆合理调控外,新信号系统通过人性化设计,将极大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成都地铁18号线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还将穿过近10公里长的龙泉山隧道。“平时乘坐高铁,进出隧道时会明显感到耳压的变化,非常难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对信号系统进行了优化。”袁果说,在进出隧道时,通过信号系统对列车的运行速度进行调整,让乘客的乘坐体验更好。 对于列车高速运行,车、内外气压相差较大的问题,新的信号系统可根据不同列车位置对空调通风装置进行控制。此外,系统还可根据线路建设情况支持灵活“甩站”,“实际应用中,比如线路开通后,某个站点不具备运营条件时,列车在到达该站时会自动跳停。”袁果表示,后期还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增加更多人性化设计。 |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7个重大项目云签约 总投资近50亿元
楼市新闻|2022-10-21
楼市新闻|2022-10-10
楼市新闻|2022-08-04